河南经济信息网

老谭开启“手摇中国” 边旅行边帮扶残障人士

来源:中国慈善家    编辑:门杰丹    发布时间:2021-08-17 14:09:12
摘要:美国人老谭,2013年成立“手摇中国”组织, 2015年开启“手摇中国”旅程,在沿途大学、公益机构和社会组织宣讲康复知识、手摇车的驾驶方法等,帮助残障人士。

       在手摇车之旅中,常常会有路人对老谭的项目表示好奇与支持。受访者供图

       美国人老谭有一个梦想——和朋友们一起驾驶手摇车走遍中国。

       与普通自行车不同,手摇车有两个滑行后轮和一个可转向的动力前轮,靠摇转把手驱动。它的行驶速度快过轮椅,是很多残障人士的出行利器。

       2015年,老谭开启了首次“手摇中国”旅程。之后7年里,从香格里拉到大理,从西双版纳到北京,他带领一支手摇车车队缓缓驶过中国大地。

       从Josh到老谭

       十多岁的Josh Dominick在一堂全球文化研究课上望着满墙的剪报发愣。这些剪报上的语言各不相同,让人眼花缭乱,老师告诉他们这些是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和中文。

       小Josh扯下写满方块字的一页细细观察,这些文字与拉丁字母毫无共同之处,巨大的差异激发了他浓厚的兴趣。就这样,Josh意外踏上了学习汉语十余年的旅程,但那时候的他不会想到,若干年后自己会到中国学习、定居,拥有一个动听的中国名字——谭嘉煦,被朋友们亲切地称“老谭”。

       从本科到研究生,老谭在北京大学度过大学时光。他深耕社会学,研究东亚文化,专攻中国课题。小时候性格偏内向的老谭,来到中国后发现自己更适合这里的环境,和中国朋友关系也非常融洽。“北京这个城市给了我很多机会,定居在这里是自然而然的选择。”

       老谭的中文极好,如果闭上眼睛听他讲话,完全猜不出他是一个外国人。他住在北京二环内,喜欢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大街小巷。作为一名自由职业者和编辑,老谭一周只要坐两天班,时间相对灵活。他把闲暇时光花在唱歌、跳舞和户外运动上,也会和朋友一起喝酒聊天逛展览。

       有一次在三里屯喧闹的酒吧街,老谭偶然帮助了一位残障人士下电梯、打车。他惊讶于残障人士在公共空间里的不便,从此两人成为多年好友,并结识了另外一些残障朋友。他们都很热衷社交和户外活动,但由于公共设施不到位常常只能被困在家里。老谭觉得没有什么可以阻挡热爱,只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大家就可以一起快乐运动。

       2013年,老谭成立“手摇中国”组织。在漫漫旅途中,他们拍摄短视频发上传到网络平台,收获了一大批“老铁”。网友的留言热情洋溢:“善良无国界”“经过我家乡我一定招待你们”“让我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

       每当车队旅行至一个城市,他们都会在当地的大学、公益机构和社会组织宣讲,给“轮友”讲解手摇车的驾驶方法,联系专家开展康复知识课堂,带给他们源源不断的信息和帮助。

       因热爱而担当

       近十年间,老谭的“手摇中国”组织吸纳了不少伙伴,活动类型也在逐步扩展:除去常规的游泳和骑行,甚至开发了滑翔伞、潜水、冲浪等项目。

       工程师庄先生2019年因为自行车刹车失灵意外受伤,热爱户外运动的他足足在家里憋了一年多。他和老谭是在一次潜水活动上认识的,“之前从来没有想过我这个样子还能潜水,没想到还真的成了。”在体验过各种活动后,庄先生慢慢找回之前的兴趣,走出人生阴霾。

       现在的他周末会开着残障人士专用汽车周游北京,有时还载着老谭下馆子。庄先生非常赞成老谭的理念,“这样可以帮助‘轮友’们走出家门,认识相同兴趣的朋友,尽早过上原来的生活。”

       残障女孩璐英流在视频网站上讲述了她和老谭的故事。几年前,受伤不久的她在北京丰台由朋友介绍参与了老谭组织的游泳活动。“我想不到自己还能游泳,去之后发现真的可以。”她仍然难掩喜悦之情,“老谭抱着我入水,然后我带着浮标在水里第一次仰泳。”

       前年她还参加了三亚冲浪行。当时伙伴们的住所距离海边不近,还有很高的台阶,老谭不辞辛劳把二十个参与者一一抱到海边。躺在海边的浅水里,璐英流深深感到,生活还是很美好的,还会有很多值得期待的瞬间。

       “轮友”乘滑翔伞从天空望向大地。在体验飞翔后,伙伴们发现没有什么是挑战不了的事情。

       被问到为什么会选择滑翔伞这种健全人都不敢尝试的极限运动时,老谭说飞翔是人类的梦想之一,不管是健全人还是残障人士,只要迈出了这一步,会发现其实有很多事情可以尝试。

       老谭总是强调活动中的兴趣和参与感。在“手摇中国”的系列活动中,从没有志愿者的概念,而是在聘请专业教练指导动作的同时,招募一些志同道合的同行者。“在旅行中帮助队友应该是一种举手之劳,而不是为了帮助他人才参与活动。最重要的还是享受旅行过程。”老谭解释道。

       旅行时,老谭只会统计“轮椅位”和“非轮椅位”,而不是用伤病情况区分成员。在这种气氛下,庄先生渐渐把轮椅当做一种工具而非是负担,他打趣道:“轮椅就是我的小马扎,去饭店吃饭等位,我比别人还轻松了呢。”

       作为活动的组织者,老谭总在寻找一种平衡。“轮友”们大多存在身心健康隐患,需要定时照料,同时也更在意个人空间。长途旅行时,老谭从不约束伙伴们的出行时间和规划,会仔细考量每位“轮友”的具体情况,再决定他们应该由同行者护送折返还是可以独行游玩。

       老谭和他的伙伴们在海边游泳、冲浪、骑水上摩托。

       有时候,老谭难免也会与“轮友”意见不和。这时候,他就要根据各人的实际情况和意愿做出各项评估,再寻求一种温和的表达方式来协调。在洛阳之旅中,老谭就给一些“轮友”配上灵活方便的车头,让他们自己决定行程。

       活动总会有很多风险,即使伙伴们会积极办理意外保险,老谭和同行者也一直在努力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尽可能保护他们的安全,“不是我担得起这种风险,而是我愿意担,很多事情有风险才值得做。”

       老谭直言,他发现很多人在受伤之后都会被当成孩子照料,一直呆在家里不进行社交,其实这样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迎难而上

       在老谭看来,和残障伙伴出游就像与他们成为朋友一样,都是自然而然的事。如果说有所不便,顶多也就是在旅行时需要帮助他们搬轮椅、陪同如厕。

       老谭最大的忧虑是组织未来的发展。考虑到“手摇中国”项目中的一些运动风险大、必要性低,老谭一直在独立运营。每次活动,他总是努力找到各行业的合作方提供场地、人员和资金赞助,但很多时候也覆盖不了全部费用。碰上这种情况,活动每次也只会收取参与者平摊后的必要成本费。整体而言,“手摇中国”目前努力维持在盈亏平衡、不赚不赔的状态。

       因为个人时间灵活,老谭目前尚且可以协调开展各项活动,但他心里清楚,组织在长期规划、发展存在隐忧。“一旦我自己的生活状态改变了,活动就没法开展,所以我也在努力寻找合适的组织者,但目前还没有找到。”

       无论是项目组织者、支持者还是参与者,大家都明白“手摇中国”有两个价值:一是起到示范作用,鼓励更多伤友走出家门;二是给爱好户外运动的残障人士一个施展的空间。

       庄先生非常享受“手摇中国”的活动,但他发现即使经过各种努力,项目影响力依然有限。“伤友中能够走出家门的不超过三成,绝大部分人是喊也喊不出来的。”他认识一位伤病的大姐已经待在家里近十年,“一方面是心里迈不过那道坎,另一方面是中国目前残障辅助设施配备情况仍没有达到理想状态。”

       在中国生活近二十年,老谭同样关注着这方面的变化。他记得自己刚来北京时,残障设施寥寥无几。但这几年,他家旁边的菜市场门口也修起了便于轮椅通行的无障碍坡道,地铁站也慢慢配齐“爬楼机”等设备。

       但隐形的障碍依然存在。老谭认识一位阿姨,每次乘坐公交车都会被那块转移轮椅的无障碍踏板难倒——往往不是坏了就是司机懒得操作。在老谭的建议下,阿姨向12345市民热线反映问题,后来那一带的公交车再没出现过类似问题。

       “北京在无障碍设施方面的进步肉眼可见,但中国很大,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我们要乐观,出现问题时去解决问题就好了。”老谭笑道。

       他还在考虑下一次手摇车旅程的细节,受疫情影响,走遍中国的计划可能要延期了。老谭与庄先生打趣:“等疫情结束后,我们要走得更远,走出中国。”

       手摇车旅程被支持者们称为一条在轮椅上的“平凡之路”。老谭和他的伙伴们都清楚,每个生命因仍在前行而不凡。在视频记录中,手摇车队成纵列驶过南方乡间水稻田边的小路,也横跨东北平原上的道道沟壑,日光杂着微风扫在每个人的脸上,折射出坚定而笃信的光。(实习记者 马铭泽)

责任编辑:门杰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