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信息网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如何更接地气?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门杰丹    发布时间:2022-04-27 09:27:53
摘要: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已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为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去年10月,郑州市曾出台了《郑州市医疗健康与养老服务结合实施办法》。

  

在被誉为郑州老年医院的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医护人员陪着一位老奶奶。

       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已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为深入推进医养结合,逐步满足全市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多样化、个性化、体系化需求,让“银发族”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去年10月,郑州市曾出台了《郑州市医疗健康与养老服务结合实施办法》。

  如今,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在郑州推行得如何?有哪些好的案例?医养结合模式是否受老年人青睐?有哪些可借鉴的经验和做法呢?

  她说把母亲送到医养结合的地方最放心

  “我妈说想我了,想过来看看她!”4月23日上午,一位头发花白的大妈骑着自行车来到郑州市二七区福华颐养院门口。因疫情防控期间该养老院被封闭,她只能隔着栅栏门向院内张望。

  大妈姓张,今年70岁,家住西工房小区。她的老母亲年近90岁,因为瘫痪生活不能自理,以前全靠她在家照顾。张大妈说,这两年因上了年纪,力不从心,已经无法抱动瘫痪在床的老母亲,难以照料,儿女们工作忙又不在身边。她经过多方打听后,得知这里有个医养结合的养老院,去年就把母亲送到了这里。

  “没想到,经过医护人员和专业护工一段时间的精心照顾,我母亲的精神状态一天比一天好,病情也有所好转。”据张大妈介绍,她将母亲送到这所医养结合的养老院后,每天有医护人员到老人的房间查房,为老人的病情做检查,并制定出专门的康复方案,由护工每天为老人进行康复锻炼。

  “现在是疫情期间,咱颐养院仍处于封闭状态,暂时不让家属进去探望,这段时间,你多给老母亲视频聊聊天吧,我们的工作人员也会多陪伴老人的。”在门口值班的陈文峰院长笑着给张大妈做解释时,院里传来老人们学做保健操的拍手声。

  “特殊时期,我能理解。把母亲放在你们这里,有医护人员照顾着,我最放心。”张大妈告诉记者,去年刚把老人送到这里时,还不太放心,三天两头过来看望老人。后来,看到老人渐渐与院区的医护人员越来越亲近,她来的次数也就少了。

  “住在这里我心里踏实!”

  住在颐养院的靳大妈今年85岁,几年前老伴去世后,她说服了三个儿子,住进了颐养院。“我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来到这里后,每天上午下午都有医护人员过来查房,给我测量血压,感觉身体不舒服可以随时叫大夫,住在这里我心里踏实!”据靳大妈介绍,来到这里,她每天可以跟许多同龄的老年朋友聊天、唱歌、锻炼身体,生病了医生可以随叫随到,感觉很开心。

  “相比来讲,还是这种医养结合的养老院对患病的老年人最有利。”靳大妈说,她以前去过别的养老院,那里只是单纯的养老,没有医生每天查房和定期检查身体,医护能力差,距离大医院又比较远,她担心自己一旦突发心脑血管疾病难以得到及时医治。

  陈文峰说,他们颐养院设有300多张床位,目前收养了52位老人,多为80岁以上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最大的已经94岁。这些老人因长期患病,精神压力比较大。入住院区后,情绪都不太稳定。经过专业医护人员的调理,他们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这非常有利于病情的康复。前段时间,院区被封闭后,起初许多老人不太习惯,天天吵闹着要见家人。为了缓解老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院里的工作人员和专业护工天天陪老人聊天、晒暖、做保健操、唱歌、做游戏等,安抚老人情绪,使老人融入这个“大家庭”。

  有了“医护”,养老才更“专业”

  4月24日,家住郑州市大学路一小区的白先生和妻子来到福华街街道智慧化医养结合中心,咨询老人日常照料和入住手续办理相关事项。

  “我的母亲因脑溢血引起偏瘫,现在行动不便,平时因为上班,没有人在家里照顾,实在不放心。我的岳母已经在这里入住了几个月,说这里的医护服务好,所以我想把母亲也送过来。”白先生说,对于生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来讲,有专业的医生、护士照看,家人才会更放心。

  “我们院区有来自三甲医院的专业医生、护士每天早晚2次进行查房,密切观察老人生命体征变化,如病情发生变化会第一时间开启绿色通道,转诊到医院就医。平时,护理人员会根据工作中的记录,针对老人的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生护士进行沟通。”副院长张勇强介绍,该院区2号楼3楼为失能区和康复治疗中心,由郑大五附院配置了1名博士、4名硕士组成的康复团队。4楼为全科医学病区,并设立有三级手术间,使老人大病直接到医院医治,小病在中心治疗。老人的营养餐是由中心的厨师和郑大五附院营养师共同研究定制的菜谱,让老人真正享受医养结合带来的益处。

  “医养结合,能让养老变得更加专业。”张勇强说。

  购买了家庭照护服务,可请护理员上门

  郑州713所小区有300多位80岁以上的老人,大多老人的退休金每月有五六千元,为此,二七区把该小区作为智慧医养结合居家服务站试点。

  75岁的金阿姨独自照顾瘫痪丈夫近9年,她有一双儿女,都已经成家,但儿子住得远,女儿在国外,因此,照料瘫痪丈夫的任务,就落在金阿姨一人身上。去年,她在搬动150斤重的丈夫时,因体力不支,双双摔倒在地上,这让她很后怕。于是,她找到了该服务站的站长赵晓婷,购买了家庭照护服务,请护理员上门。护工每天下午到家工作两个小时,替她丈夫按摩,进行基础护理等,每月费用2000元左右。

  据赵晓婷介绍,713智慧医养结合居家服务站是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牵头与社区合作的医养项目,有专业护理员团队约200人,可提供三类二十多项服务,包括家庭医生服务,进行慢病管理,提供全天候的疾病、健康咨询服务,家庭照护服务,由专业照护服务团队为老人提供居家保洁、衣物清洗、床品清洗、协助订餐或送餐服务、协助洗浴或床上擦洗、失能老人基础护理、陪同就医等,根据每人的不同情况,可以定制具体服务,费用因人而异,“不过,通常要比养老院价格低,毕竟养老院的床位费就要两千元,居家养老可省去这笔费用。”

  医养结合的难点在医

  据郑州市民政局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郑州市证件齐全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有30多家,证件齐全的社会办养老机构90多家(不含街道社区养老中心),占了三分之一左右。

  市民周女士说,她已经67岁,只有一个女儿却在外地工作,将来养老,只有到养老院。医养结合的养老院虽然好,可费用较高,她一个月的退休金才3000多元,而条件好点的医养结合养老院每月需要5000多甚至更高,她住不起,希望政府能够给予一定的补贴,让经济条件不太好的老年人也能享受医养结合式养老。

  “医养结合的难点在医,而非养,我国需要尽快完善各项制度。”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院长郑鹏远说,目前病人的护理费用较高,要想夯实居家养老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和可持续性,就要走出一条老人负担得起、机构和企业能盈利的路子。(记者 李岚 文图)

责任编辑:门杰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