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信息网

中原农险:地方特色保险成为助农“定心丸”

来源:河南经济信息    编辑:赵东明    发布时间:2021-08-11 19:25:37
摘要:中原农险:地方特色保险成为助农“定心丸”

         豫经网济源8月11日电   中原农险济源市营销服务部自开业以来,不忘服务“三农”初心,始终以保障济源市“三农”可持续发展为己任,坚持保险姓保,聚焦“三农”短板,发扬“愚公移山,敢为人先”精神,持续3年在济源市“三农”市场按需供给保险创新产品,获得了政府部门广泛赞誉和农民朋友的一致认可,农业保险让农民吃上了“定心丸”。
        目前,中原农险制种保险在济源已连续承保四年(2018年-2021年),2019年制种农户续保蔬菜制种保险1.6万亩,2020年、2021年制种农户每年续保蔬菜制种保险2万亩;承保以来,五大制种品种投保率均在97%以上,享受保障农户5000余户。

        借政策东风,实施“一县一品”战略决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农业保险产品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农业保险能够有效化解现代农业生产中潜在的风险,为现代化农村建设保驾护航。
随着省政府对农业保险的高度重视,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若干财政政策》(豫财办〔2016〕87号)、河南省财政厅 河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农业保险支持农业“四优四化”发展的财政政策措施》的通知(豫财金〔2017〕63号)、《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农业保险助推脱贫攻坚财政政策措施的通知》(豫财金〔2017〕57号)、文件的相继出台,为特色农业保险创新具备了有利条件。
         作为河南省唯一地方法人保险机构,中原农险多次组织学习系列关于“三农”文件的精神,邀请国内知名农业保险专家庹国柱作为特聘教授,集中授课,组织开展保险创新座谈会,在传统农险市场竞争白热化的时期,顶层设计确立了行特色创新之路,紧扣政府当前重点工作,因地制宜实施“一县一品”的发展策略,将保险功能融入脱贫攻坚工作,通过“扶贫+保险”模式为贫困人口撑起“保护伞”。

         坚持市场导向,先行先试“吃螃蟹”
         蔬菜制种是济源市扶贫攻坚的一项优势产业,属订单农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农民只管生产,不用操心销售,生产出的种子全部交给制种公司,公司按合同价格付款,深受农民青睐,积极性非常高,纷纷要求扩大制种面积。蔬菜制种不仅具有高收益,而且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已经成为济源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大主导产业。
结合济源实际情况,中原农险总、省、市三级联动,积极推进“一县一品”政策,迅速确定了“精准摸底、联合调研、拟定方案”工作。
         示范区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示范区财政金融局、中原农险、济源市种子协会,摸底制种企业的运作、了解生产情况,重点记录了风险保障需求,进行联合调研,形成初步承办方案、意见:一致认为蔬菜制种产业是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事关济源市产业脱贫成效,示范区管委会领导亲自过问实施情况,具备尽快开办条件,建议将目前5大常规品种(白菜、甘蓝、萝卜、大葱、洋葱)作为保险标的,要求中原农险加快产品条款的研发,示范区农业农村局和财政金融局分别就下步实施方案进行探讨,形成一致意见财政给予70%的保费补贴,助推保险的落地。

          围绕保险姓保,推出“接地气”保险方案
          济源市蔬菜制种产业主要在山区发展,抗自然灾害条件差,2009、2015、2016年冻灾中曾出现全市制种产业受灾减产达到50%,无法向订单厂商交付种子,几年间,陆续有制种企业亏损转产。
          总公司产品研发部根据灾害类型、生产特性将保险条款拟定完成后,迅速组织示范区种子管理站、种子协会与农户代表进行讨论,并形成讨论记录,会员代表签署意见按手印,将三方确定完善后的方案报示范区财政金融局和农业农村局审核确认,报送银保监局正式备案条款,基于大量的反复讨论论证以及共识,示范区农业农村局、财政金融局联合下发《关于印发济源市蔬菜制种特色保险工作方案的通知》(济农牧文〔2017〕141)指导这项工作的落地实施,方案中明确了贫困户、贫困村整体制种的自缴保费部分由财政全额负担。
        “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农民是最好的评判者。越来越多的农民参保,就是对农业保险创新成果最大的认可,也是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最强的引擎。”中原农险济源市营销服务部刘建伟表示,农业保险实现了大宗农作物保险全覆盖,着力降低农业领域自然灾害的影响,为全市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加全面的风险保障。

 

责任编辑:赵东明